我院心血管内科举办了“中国房颤日”大型义诊及宣教活动
发布时间:2019-06-06  作者:迎春  浏览次数:次  字号:[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2013年3月19日,我国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旨在提升公众对于房颤及其危害的认知。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于2017年联合启动中国房颤中心建设项目。2018年8月,我院心血管内科通过认证成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单位,目前是内蒙古唯一一家中国房颤中心。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房颤日”之际,为提高公众对房颤预防意识,减轻房颤引发卒中的危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举办了主题为“关注心房颤,预防脑卒中”大型义诊及宣教活动。我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赵兴胜教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高迎春教授、王玲教授、任鸿坤教授和贺利平主任医师、鄂露莎副主任医师、孙晶副主任医师、蒋鹏副主任医师及各病区张素英、刘中华、云燕、王建梅、贺雅男护士长等参加活动。

微信图片_20190606175012_副本01.jpg

       贺利平主任医师做了题为《房颤患者的随访管理及抗凝治疗》健康宣教。据介绍,我国现有房颤人群超过1000万,引发卒中者52万例/年,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3倍,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2倍,痴呆的风险增加2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且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没有接受规范管理的房颤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之大令人震惊。

微信图片_20190606174953_副本04.jpg



       赵兴胜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目前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的现状还远远不能让人满意。由于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所以房颤的诊断率低,患者知晓率仅为40%。其次,临床医生在抗凝治疗中往往低估抗凝获益而高估出血风险,抗凝治疗认知不足。房颤患者抗凝药物应用率仅有30%,且药物治疗不规范。此外,房颤诊疗新型技术的发展推广也存在区域失衡,基层诊疗水平有限;患者的长期管理和随访不足,长期治疗依从性较低。作为我区唯一一家中国房颤中心,我院一直积极推进房颤的规范化诊疗,建立房颤患者的全程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并推广房颤诊疗新技术,扩大房颤宣教范围,加大宣教力度。在我区发挥示范作用,让更多的患者获益,为健康内蒙古助力加劲。

微信图片_20190606174946_副本03.jpg

微信图片_20190606174939_副本06.jpg






网站首页  |  专题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医疗设备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网址:http://www.nmgyy.cn 网站建设世纪泓科技 蒙ICP备2020004286号-1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0号 电话:0471-3283999  邮编:010017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