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2024年度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5-01-28   浏览次数:713次
   

扫码预约挂号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岁序更迭的节点回望,总有一些画面让我们心潮澎湃。回望2024年,我们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行前行,留下铿锵印记。
  这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共同绘出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这一年,我们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聚焦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瞄准“关键小事”,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就医体验,让患者看病就医有了新的获得感。
  这一年,全体干部职工牢记医者使命,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始终把“大医精诚”精神融入医疗服务各个环节,“医”心为民,每一名职工都很努力,每一次收获都振奋人心。

  01.党纪学习教育扎扎实实开展
  紧紧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总要求,成立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浓厚氛围,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领导班子带头讲授纪律党课,各支部书记累计开展纪律党课106次、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139次。同时,开班专题读书班,举办党纪知识竞赛,党员干部的党纪法规素养全面提升。

  相关链接
  我院党委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
  我院党委召开2024年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暨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我院赴内蒙古博物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体参观党纪学习教育展并重温入党誓词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现场警示暨主题党日活动

  02.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启动
  2024年4月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正式挂牌运行,建立“3+N”合作模式,以消化、普外、泌尿三个专科为基础,以病理、影像、超声为支撑,逐步扩至其他专科技术与管理合作。北京友谊医院8名专家长期进驻医院,全年累计出诊212次,门诊量86086人次,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让周边群众享受到了北京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

  相关链接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医院揭牌

  03. 瞄准“关键小事”,推出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新举措
  聚焦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瞄准“关键小事”,推出一系列改善医疗服务新举措。先后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全区首家信用医疗服务、“一站式”零元便民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诊间支付”零等待秒支付、“我是党员,我来陪您”全流程导诊志愿服务等便民举措,得到广大患者的广泛好评,《健康报》作了头条头版报道。

  相关链接
  “我是党员,我来陪您”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推出全流程导诊志愿服务
  媒体聚焦|《健康报》:瞄准“关键小事”,增强患者获得感
  假如我是一名患者 |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推出十大惠民措施
  先医后付 信用医疗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启“先诊疗后付费”时代
  开诊啦!| 一站式零元便民门诊
  诊间支付 | 加码释放民生暖意 便民服务暖入心田
  我为晋位做贡献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惠民项目(试运行)
  04. 聚焦急危重症,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一大批自治区空白
  强化医院功能定位,推出新业务、新技术105项,填补35项自治区空白。心血管内科球扩瓣主动脉瓣置换术、farapulse房颤脉冲消融、高血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生物可降解房缺封堵术,心血管外科植入人工心脏(EVAHEART)、全胸腔镜房缺修补术,神经外科机器人脑干血肿清除脑深部组织活检术,骨科中心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术,肝胆外科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妇科机器人辅助相关手术,泌尿外科NBI辅助下经尿道膀胱肿物激光切除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相继开展。

  相关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内蒙古地区首例生物可降解房缺封堵术
  媒体聚焦 | 内蒙古首例!
  微创+机器人 | 技术革新在颅内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引领骨科高质量发展 | 徐永胜教授团队独立自主完成自治区首例机器人膝关节置换手术
  科技创新 助力精准医疗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成功为宫颈癌IA1期患者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子宫切除手术
  医院首例 | 医院成功植入首例人工心脏(EVAHEART)开启生命律动新时代

  05. 扎实开展“国考”晋位升级行动
  制定实施《医院晋位升级工作方案》《医院晋位升级“一科一策”行动方案》,预计总分742.6分,有望跻身A等次行列。积极落实国考激励机制,设置国考综合奖、单项奖和部门目标改进奖,表彰奖励了在提升国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典型团队和优秀个人。2024年,全院门、急诊量增加13万人次、增长8.55%,住院人数增加12289人次、增长11.78%,总手术量增加5860台、增长5.46%,开展四级手术量6459台、增长19.3%,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相关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2024年度质量奖表彰大会

  06. 坚持刚性、柔性引进并重,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
  2024年,柔性引进专家15人;刚性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浩杰、孙国建博士,分别担任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两位博士独立开展了心血管内科球扩瓣主动脉瓣置换术、farapulse房颤脉冲消融、高血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生物可降解房缺封堵术、全胸腔镜房缺修补术,还将开展房颤外科消融包括全胸腔镜房颤外科消融术、全胸腔镜左心耳夹闭术,填补了一大批自治区空白。

  相关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高龄老人实施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
  向新而行 | 脉冲消融开启房颤治疗新时代
  借“酒”消融,止颤于“心” | 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开展无水酒精Marshall静脉消融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

  07. 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学科发展平台有力搭建
  临床检验医学中心、手术麻醉科获批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中西医科成功入选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心脏大血管疾病、老年医学、重症医学获批成为自治区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超声医学科申报成为自治区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在2024年发布的复旦版华北地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呼吸科、心血管、检验医学、老年医学、传染感染科、超声医学、小儿内科和临床药学获得提名;运动医学科获中国医院专科声誉及华北地区专科声誉双榜提名。

  08. 坚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医学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2024年,完成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43项;发表学术论文49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3篇;主持或参与撰写学术著作31部。获自治区级以上科研项目30项,资助经费938万元,其中王举和李树斌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资助经费共64万元;获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资助经费500万元;获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资助经费254万元;获自治区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3项,资助经费120万元;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16项。充分发挥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平台,启动第二轮自治区公立医院科研联合基金项目,全区70家公立医院注入资金达1.4亿元,最终立项1396项,我院中标130项、经费金额为997万元。

  相关链接
  吉训明院士莅临内蒙古医学科学院指导交流

  09. 孙德俊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2024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换届会暨第六届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孙德俊教授当选为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

  10.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有力下沉
  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在4家成员单位设立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医院集团内部向上级医院转诊患者88人,下转患者45556人次,其中向二级医院下转505人、下转至社区45051人。组织专家1874人次下沉成员单位,接诊患者11861人次,开展手术305台。完成5家基层医院影像中心和1家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建设,提供检查结果400人次。

  相关链接
  我为晋位做贡献丨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益巡讲呼和浩特专场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2024 医联体院长论坛成功举办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思想破冰的锐气、不甘平庸的志气、攻坚克难的勇气,进一步聚焦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全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打造更有温度的医院。

640.jpg

  供稿:医院办公室
  编辑:魏旭然
  校对:白 嘉
  初审:俎怡然
  终审:石向荣

A+

字体放大

A-

字体缩小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0号

医院总机:0471-3283999 

蒙公网安备 154545121312542 号蒙ICP备10000979号-1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隐私声明法律责任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