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和动员全区广大职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4月28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自治区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在授予的先进集体(班组)中,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榜上有名,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
立足岗位 技术换“新”
推动专科新动能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成立于1947年,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医疗保障科室。
“红色基因赋予我们内蒙医院儿科人传承与坚守的情怀,‘儿科强、儿童强、中国强’的理念也是我们儿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医疗技术的强大驱动力。”医院儿科主任朱华介绍,创新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科通过创新提升儿科医疗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健全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在学生假期和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有效统筹儿科及相关科室医疗资源,合理调配医护人员力量,满足儿科高峰期医疗服务需求。
男孩小徐(化名)因为剧烈头痛、听力减退、发育迟缓来儿科就诊,来院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导致的,以卒中样发作、癫痫发作、认知与精神障碍、高乳酸血症、肌肉疲劳无力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多系统代谢性罕见疾病,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及时确诊,及时治疗,缓解患儿症状,预防发症从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像小徐一样,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医的患者,有不少是来自区域内疑难危重症患儿。医院儿科以专科发展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
言传身教 医心“传帮带”
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
谨慎细致始终是老一辈儿科医生在“传、帮、带”中所强调的特质。她们用细致入微的诊察,缜密全面的问询,春风化雨的抚慰,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代年轻的儿科医生。将儿科诊疗工作所需要的医者仁爱之心和责任感传承至今。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一直秉持着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完善激励有效的科研保障为儿科事业的科技创新汇聚强大的人力资源要素。重点围绕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规范化诊疗、儿科疑难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转诊、儿童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等方面,大力开展儿科、全科等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儿科专业技术水平,有效形成儿科医护青年人才梯队。
为鼓励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专业医师转岗为儿科医师,加大转岗培训力度,使其系统掌握儿科专业知识和技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自2016年起就承担了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起的自治区儿科转岗培训项目的理论培训授课。通过儿科转岗培训,为更多的基层培训合格的儿科医师,整体提升自治区儿科医疗诊治水平,切实加强现代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
精益求精 匠心护童心
持续为儿童生长健康赋能
患儿大多不能清晰表达身体的病痛,更会因为恐惧而闹个不停,配合度很低。这是儿童诊疗工作的一大难点。因此,儿科医生不仅仅要有更强的责任心,也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耐得住性子深切揣摩患儿的心理活动,在分毫之间洞察患儿的病恙所在。
“希望把儿科打造成一个温暖、有人情味、富有正能量的科室,让每个患儿有很好的就诊体验。”朱华总是这样说道。儿科为科室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的筛查识别和处置能力。关注患儿心理健康需求,加强人文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医护们用专业、细致和耐心,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精准的治疗方案,从情绪控制、疾病认知、家庭关系到医患沟通,帮助患儿家庭适应疾病治疗与康复。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健康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构建整合型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连续多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承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儿童保健培训班”积极探索建立覆盖从出生至成年的完整发育周期的行为发育监测和健康管理体系,针对儿童时期常见的“小眼镜”“小胖墩”、龋齿等健康问题,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加强监测评估,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加强对儿童慢病、肿瘤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
医院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以此次“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为契机,以儿科为榜样,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投身到完成“五大任务”、实施“六个工程”的火热实践中来,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闯新路、一往无前进中游。
今后,医院工会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力打造“工人先锋号”品牌建设,把党建“软实力”转化成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用心用情团结服务职工群众,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工会组织打造成职工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
科技成就、大国重器、超级工程
不断改变着国家的面貌,
这些变化离不开劳模工匠、
技能人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实干,
刻印着劳模工匠技能人才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的身影。
无论四季如何更迭,日夜如何交替,
他们始终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在这个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时代,
他们虽平凡、亦发光,
他们虽渺小、却伟大。
致敬每一位劳动者!
供稿/工 会 党办宣传科
编辑/魏旭然
校对/白 嘉
初审/俎怡然
终审/石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