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肿瘤团队在胡玉崇主任的带领下,成功为一名体重指数(BMI)高达41的重度肥胖患者完成了复杂的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这一手术的顺利实施,不仅标志着我院在妇科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肥胖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成功范例。

患者困境 肥胖与癌症的双重挑战
2025年3月,35岁的杜女士(化名)走进我院妇科胡玉崇主任的诊室。身高180cm的她体重高达135公斤,BMI指数飙到41,每天如同背着一袋大米生活。更糟糕的是,因持续半年的异常出血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但因病态肥胖导致手术风险过高,多家医院评估后,均未能为其进行手术治疗。
病情分析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复杂关系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肥胖是其明确的高危因素。本例患者体重达135公斤,合并贫血、高血压、心脏病、关节腔积液等基础疾病,手术面临两大核心难题:一是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切口愈合困难、感染风险极高;二是腹腔镜手术因患者腹壁脂肪过厚、操作空间受限,极易出现视野暴露不清、器械操作难度倍增等问题。如何在高风险下实现肿瘤的精准切除和分期,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考验。
多学科协作 为手术保驾护航
针对患者特殊情况,妇科肿瘤团队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骨关节科等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MDT),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优化,通过营养干预、输血纠正贫血、肠道准备等措施,为患者创造手术条件;手术升级,运用DPM高清腹腔镜技术、超声刀精准止血,结合减重手术团队特殊手术器械,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快速康复(ERAS),术前输血纠正贫血,术中严格控制出血量,术后早期活动、血栓防控。
在多学科护航下,手术团队成功完成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等关键步骤,术中出血仅100ml,术后次日患者即可下床活动,未出现并发症。
专家提醒
肥胖女性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阴道流血等症状,需及时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早期诊断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内蒙古地区肥胖人群比例较高,此类患者常因手术风险被迫放弃治疗或延误病情。这场“重量级”手术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技术创新精神,更为边疆地区肥胖合并妇科肿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肿瘤精准治疗技术,让更多特殊患者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