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健康、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这不仅是一个美好愿景,更是当前健康老龄化的核心目标。面对高龄心脏瓣膜病患者“开胸恐惧”与“求医无门”的双重困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孙国建教授团队以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 这一微创“心”技术,为72岁张奶奶(化名)成功解除“心头枷锁”。这不仅是微创介入技术成为破解高龄手术难题、实现“优质老龄生活”的关键路径。更是对国家政策导向的生动实践—让高龄患者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医疗,活得更有质量!
高龄患者的“心”困境
72岁的张奶奶,因反复气短、下肢水肿到院就诊。 二尖瓣重度狭窄:瓣口面积仅剩0.9 cm²(不足正常1/4),血流严重受阻; 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已引发肺循环恶化。 经孙国建教授团队综合评估,确认张奶奶非常适合微创介入治疗——无需开胸,仅通过大腿根部一个小穿刺点,就能将特制球囊送入心脏“撑心门”。
PBMV是一种成熟的、微创的治疗特定类型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技术。它通过球囊物理扩张的方式,有效扩大狭窄的瓣口,改善血流、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其最大价值在于为那些无法承受开胸手术的高龄、高危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能否做PBMV,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心脏团队进行严格评估(特别是超声评估瓣膜条件和排除血栓)。
破局之道:微创介入技术精准扩“心门”
手术在导管室内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孙国建教授团队始终将张奶奶的安全放在首位。他们的核心策略清晰而严谨:预案先行控风险、数据验证保安全、精准推进达目标。 基于术前精准评估(瓣口小如绿豆仅0.9 cm²,血流快达210 cm/s),团队科学预案第一步必须使用小球囊“安全探路”——如同“探雷”般以最小力度测试“心门”反应,最大限度规避撕裂或反流风险。小球囊轻轻扩张后,超声医学科冯德喜主任的“超声眼”立刻验证:安全过关(无新损伤、无严重反流、无出血)且初见成效(血流速降至185 cm/s)! 这“零风险+初步有效”的双重验证,为后续治疗亮起关键的“安全绿灯”。 团队据此精准推进,在超声全程“护航”下,依据实时反馈稳妥递增球囊尺寸,经过三次精准可控的扩张(严格遵循“评估-扩张-再评估”循环),最终成功将“心门”扩大至1.7 cm²,血流速度降至接近健康的155-160 cm/s,心脏压力显著下降——完美达成疗效目标,且全程无任何并发症发生!
一台成功的心脏微创手术,是尖端技术、丰富经验与系统性安全决策的完美融合,不仅为张奶奶解除了“心门”狭窄之苦,让她重获畅快呼吸与活动能力,显著提升了晚年生活质量,更生动诠释了我们致力于用医学力量守护老年人生命尊严的初心。近年来,在孙国建主任带领下,我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领域取得多项突破,以其微创、安全、高效、并发症低的优势,完美契合“最小创伤、最快康复、最大程度保有生活能力”的核心需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将持续精进技术、优化安全流程,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水准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