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第一期“科研门诊”于7月11日至12日在赤峰市成功“开诊”。本次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医学科学院承办,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和赤峰市医院协办。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刘俊彪、赤峰市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宋海波,赤峰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杨占君参加本次活动并讲话致辞。本期“科研门诊”的形式在延续专题讲座、一对一专家“把脉问诊”基础上,创新推出“定项帮扶”环节,聚焦2023年度公立医院科研联合基金科技项目,围绕项目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计划等关键环节,组织资深专家对抽取的部分项目进行现场中期评估与指导,旨在切实提升项目完成质量以及依托单位项目管理能力。
7月11日上午,本期“科研门诊”以专题讲座环节正式启动。首场讲座由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姚远研究员主讲。姚远研究员结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战经验,深入剖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技巧与核心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申报策略指导。随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胡志德主任技师聚焦科研产出关键环节,带来了《SCI论文撰写与发表核心技巧》专题讲座,解析了高质量SCI论文撰写要点与投稿策略,分享了宝贵的“实战秘籍”。
专题讲座结束后,一对一“科研问诊”环节火热开启,为确保问诊高效有序,活动采用“线上预约+现场报名”双轨制分流机制,科研人员热情高涨,前期报名人数逾百。本次活动精准匹配需求,邀请了临床研究、统计学、民族医药、以及科研经费管理等多个方向的七位资深专家坐诊。问诊过程中,科研人员带着各自项目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与专家深入交流。专家们精准把脉,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与建设性意见。现场同时收集满意度调查问卷,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核心诉求与建议,为后续持续优化“科研门诊”服务模式、精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重要依据和方向。
7月11日下午至12日,“定项帮扶”在赤峰市医院开展。内蒙古医学科学院组织的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专家团队对被抽取的2023年度联合基金项目进行现场指导。现场评估通过“材料核验+现场辅导”形式进行,对纸质材料认真核查的同时,一对一辅导项目负责人,了解项目具体实施情况、解答疑难、优化研究路径。项目负责人普遍反馈收获显著,不但明晰了项目后续推进的思路,更对科研项目运行管理要求有了深入的认知。
医学科研是引领医学进步的核心引擎。本次赤峰之行,是内蒙古医学科学院深化科研服务、赋能基层创新的有力举措。今后我院将继续在自治区卫健委的指导下,常态化开展医学“科研门诊”,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将优质科研资源精准下沉至全区十二个盟市,充分发挥好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对全区医疗卫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服务和引领作用。
内蒙古医学科学院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