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渐冻”听力重获新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完成高难度耳硬化症镫骨手术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次数:31次
来源: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文字供稿:耳鼻咽喉科  

扫码预约挂号

"原来听别人说话就像隔着一堵墙,现在终于能听清楚了!"术后患者李女士(化名)激动地分享着喜悦。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耳硬化症镫骨手术,为一位深受听力困扰十年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隐匿的"听力窃贼":认识耳硬化症

耳硬化症,这个看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实则是中青年人群听力下降的"隐形杀手"。这是一种原发于骨迷路的进行性病变,耳囊骨质会发生海绵样变性和异常新生骨沉积,最终导致镫骨固定,使声音传导通路受阻。患者往往表现为双侧渐进性听力下降,伴随持续的低频耳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交流。该病尤其"青睐"20-40岁的中青年人群,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且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若不及时干预,病变可能进一步侵犯耳蜗,导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甚至发展为全聋。

图片

 本次手术的患者李女士,饱受"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困扰已达十年之久。经过系统的纯音测听、声导抗、颞骨CT等精密检查,最终确诊为"镫骨型耳硬化症",气骨导差显著大于30dB,符合手术指征。

"患者的情况非常适合进行镫骨手术,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耳硬化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北京同仁医院派驻专家、我院挂职副院长王杰表示。术前,医院耳鼻喉科、麻醉科、影像科、护理团队等多学科专家紧密协作,进行了全面的病情评估和手术路径规划。特别是在术中听觉监测、激光使用、人工听骨(Piston)选型等关键环节制定了详细预案,确保手术的精准与安全。

毫米之间的艺术:精细操作重现听力

手术过程中,王杰团队在显微镜下展开了一场"毫米级"的精细操作。该手术面临多重技术难点:首先需要在直径仅5-6mm且略弯曲的耳道内操作,不另行切口,以保证术后恢复快;其次,镫骨底板操作精度要求极高,0.1mm的误差就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不可逆的极重度听力下降、长期眩晕及耳鸣;第三,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术中没有使用抗生素冲洗术腔,仅靠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确保无内耳炎症发生。针对最关键的开孔环节,王杰博士解释道:"激光虽然精准,但无法控制深度;使用三棱针手动钻孔精度差。

目前国际上多数医生倾向于使用微电钻,兼顾钻孔精度与深度,这正是我们采用的技术。"团队使用微电钻在镫骨底板精确钻磨出直径0.5mm的孔,这一操作代表了耳显微外科的高级水平。植入人工听骨环节同样至关重要。Piston经镫骨底板开孔植入前庭池的深度必须精确控制,超过0.5mm将导致术后长期眩晕、耳鸣甚至严重听力下降。从耳道皮瓣制备到暴露镫骨,从切断肌腱到分离关节,再到最终的底板开窗和Piston植入,每个步骤都要求极高的精确度。"耳硬化手术是在毫米空间中完成毫米级的精细操作,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王杰博士形容这项高难度手术,"尤其在前庭开窗和人工听骨放置时,必须做到稳、准、轻、快。"

图片

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术后患者听力改善显著,气导阈值明显提升,言语识别率提高,且未出现眩晕、面瘫、耳鸣加重等并发症。复查听力学检测显示气骨导差基本闭合,手术效果完全达到预期。此次高难度镫骨手术的成功,是京蒙协作专家优势资源的重要体现,同时医院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处理复杂耳科疾病中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将继续依托专家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诊疗服务。

A+

字体放大

A-

字体缩小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昭乌达路20号

医院总机:0471-3283999 

蒙公网安备 154545121312542 号蒙ICP备10000979号-1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隐私声明法律责任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