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李大爷(化名)因为体检发现右肾长了个“东西”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表面看像是常见的肾脏问题,但深入检查后,医生们发现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棘手!
病情复杂 治疗难度陡增
检查结果让医生们心头一紧:李大爷的左肾已经萎缩变小,功能很差,主要依靠右肾工作,这意味着他的右肾是唯一的“顶梁柱”,医学上称为“功能性孤立肾”;肾功能的“肌酐”指标(121 μmol/L)也比正常偏高,提示肾功能亮起“黄灯”,说明肾脏的“排毒”能力已经受到影响;右肾肿瘤6.8厘米×4.4厘米,比鸡蛋还大,且边界不清,超过了行业指南推荐的保肾直径(≤4cm);传统手术方案“一刀切除右肾”最保险,仅剩的左肾功能太弱,余生很可能靠透析度日。保肾手术?肿瘤太大、位置太深,稍不留神就可能大出血或切不干净。更揪心的是,老人只剩这颗“独苗肾”,万一保不住功能,等于直接“宣判”肾衰竭。雪上加霜——经过住院检查,李大爷膀胱里还藏着另一个“地雷”,膀胱肿瘤。一句话:这肾切不得,不切更要命!
精准决策 微创保肾是核心
面对这样高龄、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的患者,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李三祥主任团队迎难而上。“再难,也要为老人留下这颗肾!”经过团队反复、细致地讨论,并与李大爷及家人充分沟通后,团队制定了制定了“两步走”计划:先微创“挖瘤保肾”——腹腔镜下像用“钥匙孔”手术的方式,只精准切除肿瘤和周围少量组织,最大程度地保住宝贵的右肾功能!再处理膀胱肿瘤——等肾稳定后,计划后期再通过微创手术处理膀胱肿瘤问题。为了确保手术精准安全,团队连手术的姿势(左侧卧位+垫高腰部)和微创器械的放置位置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技术精湛 挑战成功效果佳
手术如期进行。在李三祥主任团队紧密配合下,凭借高超的腹腔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精细操作,成功切除了右肾上那个直径6厘米的肿瘤,同时保住了宝贵的肾脏组织。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印证了手术的成功:切下来的肿瘤确诊是肾透明细胞癌(恶性),属于中等侵袭性(WHO/ISUP G2级),并且边缘干净,没有侵犯周围的脂肪组织,说明肿瘤被完整切除了。让人欣慰的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前,李大爷的血肌酐水平为121 μmol/L,略显偏高。术后,该指标一度攀升至380μmol/L,尽管经历了短暂的波动,但很快回落并稳定在161 μmol/L的水平。这一变化表明,保留的右肾成功通过了考验,其功能正在逐步复原。李大爷十分幸运地避免了术后透析,并且随后成功地进行了膀胱肿瘤的微创切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