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门诊,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接诊许多因"感冒"久治不愈的患儿,其中不少最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常以不典型症状悄然侵袭儿童,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一、病原体特征
肺炎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而是能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潜伏期长达2-3周,常以低热起病,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极其相似。但不同于典型肺炎,患儿往往咳嗽剧烈(尤其是夜间阵发性干咳),而肺部听诊却可能无明显湿啰音,这种"症状与体征分离"现象容易延误诊断。
二、识别预警信号
家长需警惕以下情况:
1.持续发热:体温反复超过3天,退热药效果不佳
2.咳嗽演变:干咳逐渐加重,出现痉挛性咳嗽或少量白黏痰
3.全身症状:年长儿可能主诉头痛、肌肉酸痛,婴幼儿易出现食欲下降、精神萎靡
4.病程延长:发热咳嗽症状1周未缓解或加重
三、诊断与治疗要点
临床确诊需结合血清抗体检测及咽拭子PCR检测。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目前我国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较高,若治疗72h无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对于剧烈咳嗽,可采用雾化治疗,但需避免盲目使用中枢性镇咳药。重症患儿可能出现肺内或肺外并发症,少数患儿会留有后遗症。
四、预防策略
目前尚无针对性疫苗,建议:流行季节避免带幼儿去密闭公共场所;教导儿童咳嗽礼仪,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习惯。